第201章 血染归途

  山村的灯火在雨幕中若隐若现,像一串被水浸湿的珍珠。冯玉兰的布鞋早已被泥浆浸透,每走一步都发出"咯吱"声响。

  张淑敏走在前方,背影在雨中显得格外瘦削,却依然挺得笔直。

  "快到了。"张淑敏头也不回地说,声音里有一丝冯玉兰从未听过的柔软。

  转过最后一个山坳,十几户错落的土坯房出现在眼前。村口的老槐树下,一个披蓑衣的男人正蹲着抽烟,火星在黑暗中忽明忽暗。

  看到两人走近,他猛地站起来,烟袋锅子掉在泥地里。

  "淑敏...姐?"男人的声音颤抖着,带着浓重的乡音。

  张淑敏的脚步顿了一下:"建华,你还认得我。"

  被叫做建华的男人快步上前,蓑衣上的雨水甩出一道弧线。借着微弱的灯光,冯玉兰看到一张布满皱纹的黝黑面孔,眼睛却亮得惊人。

  "三十七年了,"建华的声音哽咽了,"我天天在村口等..……."

  张淑敏罕见地沉默了。雨水顺着她的发梢滴落,在脚边汇成小小的水洼。

  冯玉兰突然意识到,这个看似普通的山村,对婆婆而言意味着什么——青春?爱情?还是逃离不了的过去?

  "这是我儿媳。"张淑敏最终只是简单介绍道,打断了建华未尽的话语。

  建华的目光转向冯玉兰,眼中的光彩暗淡了几分:"进屋说吧,雨大了。"

  建华的家比想象中整洁,土炕上铺着洗得发白的蓝布床单,墙角堆着几个鼓鼓的麻袋。炉子上的水壶冒着热气,给冰冷的屋子添了几分暖意。

  "你们先换衣服。"建华从木箱里取出两套粗布衣裳,"我去隔壁借点姜。"

  等他出门,冯玉兰忍不住问:"妈,这是..."

  "知青点时的老乡。"张淑敏简短地回答,已经开始解湿衣服的扣子,"今晚住这,明天继续走。"

  冯玉兰注意到婆婆换衣服时背对着她,动作有些僵硬。右肩胛骨下方,一道狰狞的疤痕在煤油灯下泛着白光——那是她从未见过的伤痕,像是刀伤,又像是...弹痕。

  建华很快回来,手里不仅拿着姜,还有几个鸡蛋和一把野菜。他熟练地生火做饭,不多时,三碗热气腾腾的姜蛋汤就摆在了小木桌上。

  "先暖暖身子。"建华搓着手,目光始终没离开张淑敏的脸,"淑敏姐,你这些年..."

  "建华,"张淑敏打断他,"村里有生人来过吗?"

  建华愣了一下:"前天来了几个收山货的,穿得挺体面,还打听有没有外地人来。"他压低声音,"是找你们的?"

  冯玉兰的勺子"当啷"一声掉在碗里。金表男的人已经找到这里了!

  张淑敏的表情却异常平静:"他们出多少钱买消息?"

  "五百。"建华苦笑,"够我们村半年的盐钱。"

  "有人出卖我们吗?"冯玉兰忍不住问,声音发颤。

  建华摇摇头:"村里人实在,但..."他犹豫了一下,"王二狗这几天总往镇上跑。"

  张淑敏立刻站起身:"不能留了。"

  "现在?"冯玉兰看着窗外如注的暴雨,"这天气..."

  "正因为这天气。"张淑敏已经拿起还没干透的外套,"他们想不到我们会冒雨走。"

  建华突然抓住张淑敏的手腕:"后山有个看林人的小屋,没人知道。等天亮再..."

  院门突然被撞开的巨响打断了他的话。几条黑影窜进院子,手电筒的光柱刺破雨幕,在窗户上扫来扫去。

  "搜!一个角落也别放过!"是金表男的声音。

  建华脸色大变,迅速吹灭油灯:"地窖!"

  他掀起炕席,露出一个隐蔽的木板门。冯玉兰刚要钻进去,却听见张淑敏说:"来不及了。建华,拖住他们。玉兰,跟我来后窗。"

  后窗很小,冯玉兰勉强挤了出去,落地时踩到一截树枝,发出"咔嚓"声响。一道手电光立刻扫过来,她赶紧趴进泥水里。

  "那边有动静!"一个粗犷的男声喊道。

  张淑敏轻盈地翻出窗户,拉起冯玉兰就往村后的小路跑。子弹破空的声音突然响起,打在她们身边的树干上,木屑飞溅。

  "分开跑!"张淑敏推了冯玉兰一把,"在山神庙会合!"

  冯玉兰刚要反对,又是一阵枪响。她本能地扑向一旁的灌木丛,听到张淑敏朝相反方向跑去,故意踩出很大的声响吸引追兵。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