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端上餐桌的‘食品’

  而摆在英特尔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

  臣服。

  亦或者是死亡。

  这无论是对于他个人亦或者是英特尔来说,都是一个没有选择的选择题。

  他们已经被人逼到悬崖边上,再往后一步,就是万丈深渊,只要跌进去就会粉身碎骨。

  哪怕是上个世纪与樱花国的芯片战争,他们也从未被人逼迫到现在这个地步。

  要知道在1986年的时候,英特尔可是被迫缴械投降,退出DRAM存储业务,经历了自上市以来的唯一亏损年,更是被迫以2.5亿米金的价格向IBM出售了12%的股份才得以艰难的活下来。

  即便是这样,最终的赢家还是他们。

  而现在,他们面对的是比当年的樱花国更加强大的国家。

  最关键的是,他们手中已经没有了反抗的力量。

  无论是顶尖的硅基芯片,亦或者是围绕着硅基芯片建立起来的专利和收获的市场。在碳基芯片技术的冲击下,早晚都将崩塌。

  在时代的车轮面前,在技术的史诗级革新面前,任何试图阻挡的人都将被碾压的粉碎。

  送走了这位英特尔的总裁后,温远航脸上带着笑容,靠在了沙发上,长舒了口气。

  对于碳基芯片来说,无论是他自己,还是那位徐川院士,亦或者整个华国,都从未会怀疑过。

  优渥的性能足够支撑他们打赢这场战争剩下的环节。

  但正如帕特·格尔辛格所说,如果真的让英特尔、英伟达、AMD这些硅基半导体领域的巨头联合起来激烈与他们对抗竞争的话,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确会耗费掉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且也难以全盘接收硅基芯片产业的市场。

  而且抛开全面碾压硅基芯片领域的巨头,对他们来说可能还存在一些其他的ZZ风险。

  不要太小看了米国,为了保护自己国家的半导体企业,当局可能会做出更加激进的行为。

  比如破坏自由贸易的大环境,增加关税和打压国外的企业等等。

  而且,只要米国对芯片的需求还在,那么很快就会有新的研究机构或企业进入其中。

  不要太小看了米国以及相关的利益集团在半导体领域的积累了。

  这不是可控核聚变领域,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大家都勉强可以说是属于平等起步的地位。

  而在半导体领域,他们已经领先了整整一个世纪了。

  如果说真将英特尔、英伟达、AMD、苹果这些企业全都逼入了绝境,对方很有可能在米国当局的联合下组建起全新的研发团队。

  这有可能导致对方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突破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这并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

  所以与其将这些企业全都干掉,不如在这些巨头中选择一个或两个当做‘盟友’。

  有些时候,从内部的瓦解,才是最有效的。

  而为了活下去,这个盟友会竭尽全力帮助他们打开北米乃至欧盟的市场。

  至于其他的巨头们,那就只有说一句不好意思了。

  在接下来的这场盛宴中,已经没有了你们的位置。

  或者说,你们并不是坐着吃饭的那个人,而是被端上餐桌的‘食品’。

  毕竟碳基芯片技术已经实现了跳跃式的突破,在时代的车轮下,他们总该拿到那些属于他们应得的市场。

  选择盟友,也只是为了更好,更干净利落,更快的取代硅基芯片,并且能够更顺利的吃下大部分的市场。

  毕竟,没有‘盟友’作为内应的话,他们想要将碳基芯片推广到北米和欧盟这些有消费力的市场中,必然是需要经过一场激烈的厮杀的。

  而如果有‘盟友’,那么他们就能够看着盟友帮他们把这些应该干的事情全都主动干完。

  至于选择哪一家或者是哪两家企业作为这个‘盟友’,就要看在接下来洽谈过程中对方给出来的‘决心’了。

  毕竟正如他所说的一样,他们并不缺少合作的选择。

  相反,是这些曾经占据了半导体领域的巨头,没有任何的选择。

  是等待死亡,还是退让一个生态位继续活下去,相信资本会很快做出选择的。

  至于是否会担心对方也在碳基芯片技术上有所突破,脱离他们的掌控,这一点反而没什么太大的必要。

  碳基芯片的核心技术在于高密集成碳纳米管阵列,这项技术目前掌握的,只有星海研究院。

  而且他们掌控的是比单壁碳纳米管阵列更先进的三维立体碳纳米管阵列技术。

  即便是这些传统的硅基半导体领域的巨头在碳基芯片上有所突破,也难以完全追上他们的脚步。

  毕竟材料可是最难逆向的技术,也是世界上最难最烧钱的技术之一。

  就比如他们此前研究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腔室中的第一壁材料。

  从2021年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四五年了,无论是米国也好,还是欧盟,乃至日韩,沙俄等国家

上一页下一页